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用好思政课主阵地,更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热爱思政课、学好思政课。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的通知》(皖教工委函〔2022〕163号)和《关于举办校2022年度“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我校“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校级选拔赛。
经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学生报名,思政教师推荐,本次比赛共收到128个有效参赛作品,其中,本科生组98个,研究生组30个。按照作品类型由相关思政同行专家评委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择优推选。现将校级推选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至11月17日17:00。如有异议,请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委联系反映。
电话:0551-65786997,袁老师。
关于2022年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校级选拔赛推选结果的公示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奖项 | |
本 科 生 组 | 1 | 强国美梦真如旗 而今阔步再奔赴 | 何思琦 | 入围决赛 |
2 | 欲穿花寻路,需理想领航 | 尹依 | 入围决赛 | |
3 | 坚定自我革命 跳出历史周期律 | 殷朝阳 | 入围决赛 | |
4 | 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中华文化 | 刘静茹 | 入围决赛 | |
5 | 喜迎二十大启航新征程之英雄城市 百年荣光 | 吴子涵 | 入围决赛 | |
6 | 中国梦 我的梦 | 杨丹丹 | 入围决赛 | |
7 | 铸牢思想之基,践行初心使命 | 王寒薇 | 入围决赛 | |
8 | 以古为友,聆听古韵新声 | 钱铭琪 | 入围决赛 | |
9 | 建设美丽中国 | 刘宇鑫 | 入围决赛 | |
10 | 中国式现代化 | 徐彤彤 | 入围决赛 | |
11 | 践行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 | 刘芷琪 | 入围决赛 | |
12 | 英雄之战、为国为民、铭刻铁血记忆 | 杨庆豪 | 入围决赛 | |
13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董欣宇 | 入围决赛 | |
14 |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 李雨欣 | 入围决赛 | |
15 |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 卢怡萌 | 入围决赛 | |
16 | 从量变到质变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凃梦婷 | 入围决赛 | |
1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袁敏瑞 | 优秀奖 | |
18 | 执科技之笔,谱时代华章 | 杨鑫 | 优秀奖 | |
19 |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舒展美丽中国新画卷 | 肖潇 | 优秀奖 | |
20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 杨卓兴 | 优秀奖 | |
21 | 从近代中国国情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 | 卢明月 | 优秀奖 | |
22 | 凝心聚力 奋勇向前 | 海浩文 | 优秀奖 | |
23 | 赓续五四薪火,谱写青春华章 | 孟欣怡 | 优秀奖 | |
24 | 学习红岩精神,牢记建党使命 | 程炎 | 优秀奖 | |
25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张明雅 | 优秀奖 | |
2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 | 汪淑敏 | 优秀奖 | |
27 | 毛泽东思想 | 徐雅纯 | 优秀奖 | |
28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沈怀兰 | 优秀奖 | |
29 | 在希望的田野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粮食安全 | 董子昂 | 优秀奖 | |
3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今天 | 许龙未 | 优秀奖 | |
31 | 五四运动 | 张文娜 | 优秀奖 | |
32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耿成康 | 优秀奖 | |
33 | 驰而不息,只此青绿 | 董惠敏 | 优秀奖 | |
34 | 走好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 | 郭傲源 | 优秀奖 | |
35 | 沧海桑田中国巨变 | 李文秀 | 优秀奖 | |
36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 许诗韵 | 优秀奖 | |
37 | 弘扬中国精神 | 吴珍珍 | 优秀奖 | |
38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宋丰伟 | 优秀奖 | |
39 |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 栾翔鹤 | 优秀奖 | |
40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 罗佳英 | 优秀奖 | |
41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孙卉镁 | 优秀奖 | |
42 | 承赓百年党史魂,再忆红征最初心 | 胡云霞 | 优秀奖 | |
43 |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葛虹 | 优秀奖 | |
44 | 学党史,奋进新时代 | 王怡然 | 优秀奖 | |
研 究 生 组 | 1 | 勇担乡村振兴之大业 绽放青春实践之火花 | 孙寒蕊 | 入围决赛 |
2 |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 孙璐瑶 | 入围决赛 | |
3 | 新发展理念之创新发展 | 周悦 | 入围决赛 | |
4 | 新时代青年之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青年 | 刘凯旋 | 入围决赛 | |
5 | 述往思来 向史而新 | 徐梦娇 | 入围决赛 | |
6 | 不负青春韶华,绽放绚丽之花 | 许和宝 | 入围决赛 | |
7 | 筑梦新时代,争做新青年 | 唐柳 | 入围决赛 | |
8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金雨蓬 | 入围决赛 | |
9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张誉馨 | 优秀奖 | |
10 | 建设美丽中国 | 王伟颖 | 优秀奖 | |
11 | 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漆永昌 | 优秀奖 | |
12 | 构建新发展格局 | 范梦宇 | 优秀奖 | |
13 | 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统一 | 汪部国 | 优秀奖 | |
14 | 经济管理改革开放40年——安徽的巨变 | 姚欣悦 | 优秀奖 | |
15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 | 杨广云 | 优秀奖 | |
16 | 筑牢国家安全观 青春逐梦建强国 | 潘婷 | 优秀奖 | |
17 | 建设美丽中国 | 周传明 | 优秀奖 | |
18 | 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之贯彻新发展理念 | 程脂涵 | 优秀奖 | |
19 | 聚焦双碳——一场科技与生态的双向奔赴 | 洪千禧 | 优秀奖 | |
20 | 传承中华经典 坚定文化自信 | 李远远 | 优秀奖 | |
21 | 初心未改,长征永远在路上 | 金洁 | 优秀奖 | |
22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 屈茹菲 | 优秀奖 |